元器件 | 產品中可以拆裝的小可分辨項目,如分立半導體器件、電阻、集成電路、焊點和連接器等。 |
組件 | 設計成可裝入某一單元并與類似或其它的組件一起工作,且由一定數量的元器件組成的組合件,如印制線路板組件、電源模塊和磁心存貯器模塊等。 |
單元 | 裝在機箱內的一些機箱自含元器件和(或)組件。它能完成一個特定功能或一組功能,并且可作為一個獨立的部分從系統中更換,如自動駕駛儀的計算機和甚高頻通訊設備的發射機。 |
設備或系統 | 互連或組裝在一起后,能執行完整功能的若干單元的總稱,如飛行控制系統和通訊系統。 |
產品 | 可以單獨考慮的任一組件、單元、設備或系統的統稱。 |
缺陷 | 產品中可能導致出現故障的固有或誘發的薄弱點。 |
明顯缺陷 | 用常規的檢查、功能測試和其它規定的方法,而不需用環境應力篩選可發現的缺陷。 |
潛在缺陷 | 用常規的檢查、功能測試和其它規定的方法不能發現的缺陷。其中一部分缺陷若不用環境應力篩選將其排除,則在使用環境中可能會以早期故障形式暴露出來。 |
漏篩缺陷 | 引入缺陷中用篩選和檢測未曾發現,漏入到下一組裝等級的部分。 |
缺陷密度 | 一組(批)產品中每個產品所含缺陷的平均數。缺陷密度可分為引入缺陷密度、漏篩缺陷密度、殘留缺陷密度和觀察到的殘留缺陷密度。 |
元器件缺陷率 | 以百萬分之一為單位表示的一組元器件中有缺陷元器件所占的比例。 |
析出量 | 在應力篩選期間或在應力篩選之后立即檢測到的故障數。 |
可篩選出的潛在缺陷 | 現場使用中應判為是以早期故障形式析出的缺陷,定量篩選中可把故障率大于 的潛在缺陷作為要篩選出的潛在缺陷。 |
應力篩選 | 將機械應力、電應力和(或)熱應力施加到產品上,以使元器件和工藝方面的潛在缺陷以早期故障形式析出的過程。 |
篩選參數 | 篩選度公式中的諸參數,如振動量值,溫度變化速率和持續時間等。 |
篩選度 | 產品中存在對某一特定篩選敏感的潛在缺陷時,該篩選將該缺陷以故障形式析出的概率。 |
檢測效率 | 檢測充分程度的度量,它是由規定檢測程序發現的缺陷數與篩出的總缺陷數之比值。 |
篩選檢出度 | 用篩選和檢測將缺陷析出的概率,它是篩選度和檢測效率的乘積。 |
熱測定 | 使受篩產品處于規定溫度下,并在產品內有關的部位測量其熱響應特性的過程。有關部位可以是熱慣性*大的部位,也可以是關鍵部位。 |
振動測定 | 使受篩產品經受振動激勵,并在產品內有關部位測量其振動響應特性的過程。有關部位可以是預計響應*大部位,也可以是關鍵部位。 |
篩選的選擇和安排 | 系統地選擇*有效的應力篩選并把它安排在適當的組裝級上的過程。 |
篩選成品率 | 經篩選交收時,設備內可篩選出的潛在缺陷為零的概率。 |